农业一直是我国关乎社会民生的重点领域。有关政府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,将在较长时期内对行业发展带来促进作用。以《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》和《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》为代表的各类法规和部门规章,规范了金针菇行业的生产、经营、销售和管理。
中国金针菇行业相关政策规范
资料来源:政府公开报告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金针菇在我国栽培历史十分悠久,产量逐渐增多。2020年受疫情影响,我国金针菇产量下降至227.91万吨,增速为-12%。同时需求大幅减少,仅有223.34万吨,较上年同比下降12.2%。2021年随着疫情好转后复工复产,我国金针菇产量回升至234.37万吨,增速为2.8%。需求量为230.8万吨,较上年同比增长2.9%。
2015-2021年中国金针菇产量及需求量情况
资料来源:中国食用菌协会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我国北起黑龙江,南至云南,东起江苏,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。2020年山东省、江苏省、河南省金针菇产量排名全国前三,总占比达59.05%,分别占比29.70%、16.73%、12.62%。
2021年中国金针菇产量分布情况
资料来源:中国食用菌协会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随着技术水平和设备的提高,利用高新技术,不断提高生产效率,金针菇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性提升,出口数量提升幅度巨大,从2016年的4114.36吨提升至2021年的35470.33吨,提高了8.62倍。出口金额从2016年的582.51万美元增长至2021年年的7173.7万美元,提高了15.32倍,同比增长14.25%。
2016-2021年中国金针菇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情况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目前金针菇行业生产较为分散,许多生产厂商技术还处于落后阶段,但已有龙头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。龙头企业依靠领先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将进一步挤占市场份额,技术落后,管理粗糙的小型企业会在竞争中淘汰,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。
2021年受疫情的冲击,经济下行,市场需求不振,金针菇行业的发展受到阻碍,产量和需求量都有所降低。2022年疫情管控放开,重振市场经济,增强消费需求,企业加快复工复产,金针菇行业的发展将会得到充足的保障,产量将持续增长。
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2年中国金针菇行业分析,产量呈现稳定增长「图」》,如需获取全文内容,可进入 华经情报网 搜索查看。
图表目录:
图表1: 金针菇常见品种
图表2: 金针菇产品品类
图表3: 中国金针菇行业相关政策规范
图表4: 金针菇行业产业链
图表5: 中国金针菇产量及需求量情况
图表6: 中国金针菇产量分布情况
图表7: 中国金针菇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情况
图表8: 中国金针菇出口目的地分布情况
图表9: 中国主要食用菌企业金针菇日产能
图表10: 雪榕生物金针菇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
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金针菇行业发展现状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、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,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,提高企业竞争力;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,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,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;更多详细内容,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《2023-2028年中国金针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》。
关键词: